close

國家政策對台灣工藝發展的影響論文評析

 

論文名稱:國家政策對台灣工藝發展的影響

作者:許峰旗

指導教授:楊裕富博士

 

摘要:

台灣工藝在近百年來

  研究方面發現日據時期雖然受經濟剝奪,日本同化,但也建立相當的工藝產業基礎,培育許多工藝人才,光復後積極復興中華文化,大量訓練工藝人才,發展手工業外銷產業,但偏重勞力密集,缺乏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之發展,解嚴後,外銷產業蕭條,工藝轉朝藝術發展,但也開始發展社區營造,與振興地方工藝產業,政黨輪替後,主要推展文化產業特色,工藝地位提升,也發展出許多工藝設計論述,但仍未掌握華人文創特色,以致難以爭奪全球市場

  因此此論文以台灣工藝文化之定位,設立工藝研究院及博物館,健全工藝產業環境,以法制保護發展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在經濟政策上,應以文化設計創造工藝品價值,並改變行銷模式,形塑國家工藝品牌與保護智慧財產權,才能爭奪國際市場,在教育政策上,應針對當代世界潮流與社會的情況,提倡因應之道的設計理念:例如以綠工藝設計與人類互動設計來實踐節能環保與與改善人際疏離的情況,在文化政策上,基於國內文資保存與文創產業的政策推動,應重視中華傳統工藝文化元素,尤其是地緣相近的華南傳統裝飾工藝與傳統圖像六和設計法則

 

研究目的

1影響台灣公益興盛與衰退的國家政策有哪些

2目前缺乏甚麼會影響台灣工藝發展之研究

3建議談灣工藝未來之國家政策

 

  臺灣工藝在近百年來曾扮演發展國家經濟與文化藝術的重要角色,目前更

是文化創意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的主角,而其發展也絕大部份是受到國家政

策的影響。眾所皆知,史學的探討可以鑑往知來,作為政策制定的參考,但

臺灣工藝史至今開墾者仍屬少數,故興起此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此文章綜合擷取實證史學學派、法國年鑑歷史學派、傅柯史學觀等史學

研究方法之部份精華,包括:據事直書、總體歷史與權力探究等三項重點,

以進行臺灣工藝史與國家政策等相關文獻的探討,初步歸納影響臺灣工藝發

展的國家政策,再進行問卷調查及訪談以驗證補充政策內容。歸納上述政策

後,再建立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分析架構,分日據、光復後、解嚴後、政黨輪

替等四大時期分析經濟、教育與文化政策對臺灣工藝發展的影響。

研究發現:日據時期雖受經濟剝奪、日本同化,但也建立相當的工藝產業

化基礎,培育許多工藝人才。光復後積極復興中華文化,大量訓練工藝人才,

發展手工業外銷產業,但偏重勞力密集,缺乏品牌設計概念與文化創意之發

展。解嚴後,外銷產業蕭條,工藝轉朝藝術文化發展,但也開始發展社區營

造與振興地方工藝產業。政黨輪替後,主要推展文創產政策,工藝地位提升,

也發展許多工藝設計論述,但仍未掌握華人文創特色,以致難以爭奪全球市

場。

最後此文建議:在整體政策上,應確立臺灣工藝文化之定位、設立工藝研

究院及博物館、健全工藝產業環境、以法制保護發展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

在經濟政策上,應以文化設計創造工藝品價值,並改變宣傳行銷模式、形塑

國家工藝品牌與保護智財權。在教育政策上,應針對當代世界潮流或社會狀

況,提倡因應之道的設計理念;例如以永續設計與人際互動設計來實踐節能

環保與改善人際疏離的情況。在文化政策上,基於國內文資保存與文創產業

的政策推動,應重視中華傳統工藝文化元素,尤其是地緣與血緣相近的華南

傳統裝飾工藝與傳統工藝六合設計法則。

 

歷史與權力探究等三項重點:

 

1. 實證史學學派:以研究的實證性經驗性為主要特徵,要求對史料作嚴謹的考訂,在可靠的史料基礎上如實的再現歷史,故「客觀」、「中立」是基本原則,

據事直書、不偏不倚、如實客觀、去僞存真,不以今人偏見來衡量史事,由此

重現歷史。因爲大量第一手的、比較可靠的史料來自於政府文件、軍事、外交

檔案及政治家的文稿等。故本文將以官方的計畫資料文件與出版刊物為主,以

據事直書」的客觀中立原則描述各時期的工藝發展,所以研究對象主要是國

家制定的相關政策計畫與政治事件活動。

 

2. 法國年鑑歷史學派:主要表現在歷史研究領域的擴張、方法的革新、史料觀念的變革、強調科際間的知識交流與多層次的歷史時間觀等方面,主要特點包括

重視常民集體生活、問題取向的史學研究方式、打破學科侷限、總體研究歷史、

長時期之歷史架構、強調實證具體的比較方法。雖然本文聚焦於臺灣工藝的局

部發展,與年鑑學派強調「整體歷史」與「長期歷史」的範圍與位階略有差異,

但本文仍從不同的經濟、教育與文化面向來探討工藝發展,且研究時間範圍長

達百年,故頗可符合年鑑學派「總體歷史」的史學研究精神,而且此文在研究

方法上將歷史探究的視野,從不同統治者的角度,延伸至工藝界專家學者、

報章媒體、政府基層員工等常民的感受經驗,而非僅限於官方資料。

 

3. 傅柯史學觀:傅柯式(Foucauldian)文化史的特質在於題材的定位、權力與知識的融合、歷史的結構與變動。在傅柯的史學觀中,反對以往史家依賴時間軸

的延續性,而從空間軸強調歷史的斷層性與物質性,藉此聲明每個時期的精

神、文明、意義的流變不是自發連續的,而是有一橫向、矛盾與擴散的特徵,

而描述這些特徵後,從而再思「人為」知識和歷史的有限性與無常性。但由於

傅柯的史學研究往往缺乏方法、漠視一般的事實(data),且具有哲學的曖昧與

過度簡化等問題,故本研究僅參考其「權力探究」的研究方向,除藉由官方文

獻發掘權力的作用,也試圖找出文獻中刻意消失或藏匿的「權力真相」。

 

史學研究:

唐太宗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鑑)可以知政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故歷史研究對為政者而言即在於瞭解形勢的興替、理念的興替與制度的興替,是政策分析的重要素材。

 

  工藝反映著時代的思想,又直接體現社會的生活方式。因此,工藝史就是研

究人們生活用品的審美演變和生產發展的歷史。它既體現了大眾生活方式和審美

意義的演變,又體現了社會生產水準和人在自然界所處地位的變化。但工藝史的

研究內容有不同的面向,而會形成不同的學科,例如:

1. 有些過於注重考古材料,而變成考古學。

2. 有些太注重審美分析,而變成藝術論。

3. 工藝史應該有歷史的系統,有藝術發展規律和時代特徵。應以史料為基礎,史中有論,史論結合。學習工藝史的目的如下:

1. 文化傳承:了解我國各時期的時代文化和民族特點,並能延續傳承、發揚光大。

2. 創作啟發:為了工藝的設計創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以創作新工藝美術設計。

3. 建構史學:建構我國自己的工藝史與設計史。

而工藝史的研究,需以史學的角度來從事整體工藝活動的歷史重建工程,其

所涉及的思想、工具、材料、作品的形制、色澤、紋飾等內容,都與整個文化有

關,故其範圍廣泛)。一般人常誤以為研究工藝史,只是研究工藝品的造形、技術、材質及其個別價值為職事。當然工藝品本身之研究,自屬不可忽視之點,可是整個的「工藝活動」之研究,才是主要對象。原本至少應包括下列四項範疇:

 

1. 整體工藝活動:工藝教育文化經濟政策、工藝活動的肇始、演變、影響以至價值的評估,其間的取材、設計因素、作業程序、活動範圍、興衰情形之分析與

品類增減、寶貴程度等條件之扼要整理。

2. 工藝技術:並非專指某一單項工藝品的製作技術,而是指每一工藝行業之內所通用的加工技術、設計技巧等等而言。

3. 工藝材料:工藝活動的原料,有關材料的產地、運輸、交易以及與人文思想的關係等等,應有其重要地位。

4. 工藝工具:工具是改變材料形貌與增益其價值的手段,也是表現工藝思想的憑藉。工具的發明製作本身,也是工藝活動的項目之一。

以國家政策角度來探討臺灣工藝盛衰之影響的發展問題。

 

臺灣工藝產業

產業通常指在一個經濟體系中,能有效運用資金與勞力從事生產經濟物品或

服務內容的各種行業。目前產業概可分為五級產業,第一產業(又稱初級產業)

泛指一切從事原材料開採的行業。例如採礦業、農業、漁業等等。第二產業(又

稱次級產業)是對第一產業生產出來的原料或其他第二產業生產的半製成品進行

加工。例如工業、製造業等。第三產業泛指一切提供服務的行業,例如法律專業、

醫療專業、批發業等。第四產業是以提供智慧型服務為特徵的產業領域,與資訊

技術、科學研究相關的高科技術產業以及資訊產業,例如電腦程式設計、生化科

技等。而近年來提倡的文化創意產業,則被定義為新的第五產業。

 

一般而言,所謂產業具有三項特徵:

1. 量化生產模式:大量生產的產品或服務,以提供廣泛的顧客群所需;

2. 標準生產流程:確保每一次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其品質均是相同的;

3. 自給自足:生產者透過市場機制直接從消費者手中取得回饋,並承擔經營

風險或分享利潤盈餘。

產業運作時需有許多投入要素,傳統產業主要之投入要素是土地、人力與資

金;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當然以文化與創意之要素為重。從產業觀點視之,文化

與創意如經過適當的運用,可衍生出具文化意涵,且可銷售的人造資產,產業本

身便有極高的價值。透過商業機制的運作,消費者願意付費購買文化創意商品,

使得文化創意工作者得到他們努力的報酬和利潤成果,並且創意工作團隊可以形

成自給自足的事業體,而減少對官僚體系的依賴,擁有較多的經濟資源和創作自

由度,來表達他們的創新構想,進而形成一種能貢獻產值的產業文化創意業。

工藝產業屬於文化創意產業之一,依前述分類方式則為第五產業,但工藝本身又是傳統產業,身兼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的歷史本質,是相當特殊的產業範疇。

 

且臺灣工藝產業尚具有不同的特徵,量化生產與標準化的生產流程並非文化創意

產業唯一的道路或必然的特徵,尤其以工藝產業來說,更多的作品都是唯一的創

作或是少量的生產,甚至是一種工藝文化的體驗經濟,這在後現代注重多元與個

性的時代中,反而才是文化創意產業擁有的優勢。

 

臺灣工藝產業指從事工藝創作、工藝設計、模具製作、材料製作、工藝品生

產、工藝品展售流通、工藝品鑑定、工藝品修復等行業。工藝品為創作者利用手

作及各種工具來將各類型的原料或半成品進行加工處理而成之作品;作品包括個

人創作之生活工藝與美術工藝及量化生產之生活產品,個人創作主要以手工製作

為主、機器量產為輔;工藝廠商主要以機械量化生產,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工藝產業包含上游創意形成端的工藝品創作、手工藝教學,以及來自設計業對工藝產品的設計概念;中游生產端的相關工藝品製造,以及支援生產的原材料提供行業;中下游傳播端包括相關工藝品的批發物流系統,以及協助工藝品鑑價及行銷的藝術經紀事業;下游的展示/接收端則包括相關工藝品的零售行業,以及包含飲食文化、工藝文化、流行時尚等體驗的創意生活產業

2.2.4 臺灣當代工藝特質

新時代給予工藝新的定義,也賦予工藝新的使命。現代工藝在追求美觀、實

用、經濟、創新的原則下,它必須與美術、工業及科學等相配合,利用美術知識

來設計工藝品的造型與裝飾,以工業科學的知能來研究材料設備及生產技術,方

能適應今日社會需要(黃郁生,1995p.9)。

當代工藝的發展應具有幾項理念(黃郁生,1995p.171-172):

1. 重視工藝品的開發與設計,以達成工藝品機能、審美、創新、經濟兼備的完整

表現。

2. 維護傳統文化,提升工藝品民族性、時代性與地域性。

3. 強調「設計生活化、生活設計化」之觀念,藉以提升大眾之生活品質。

4. 重視新科技的開發與應用,強調「技術」與「藝術」相結合之創作原則。

5. 強調「手工」與「機械」並重之生產方式,達成精巧的表現及量產經濟原則。

6. 加強工藝業界科學化、企業化、現代化的經營與管理,了解大眾需求、提高工藝品質、拓展產品之市場。

臺灣當代工藝確實朝此方向邁進,以設計方法來呈現創新、美感、實用與科

技的工藝作品。早期的臺灣工藝並不講究設計,傳統匠師多依經驗及師徒制所學

直接製作;或說設計在傳統匠師腦海中進行,而無實際的設計圖;但當代工藝必

須進行所謂的工藝設計。

工藝設計是指對工藝品的效用、形態、結構、以及外觀等一切特性周詳策畫

。或說是設計者利用手藝的技能、工學的知識、美術的修養,以及一般機械使用的知能,來創造一種美觀而又適用的器物,而此器物的產生必須經過周詳的計畫。工藝設計的範疇廣袤,廣義的工藝設計與「工業設計」或「產業設計」內涵

類似包括建築物、工業產品、衣著服飾、日用品、庭園設計、商品、工藝品及

其他有關造型物體。狹義的工藝設計,則指本身有關工藝性質的平面或立體品類;舉凡人類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物品,皆可包括在工藝設計的範圍內。現代工藝設計,是以形態為中心的創造活動,但是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外形,而是將功能、

文化、技術等等因素作適當的策畫;絕不是靠個人的喜好,憑一時突然湧現的靈

感可以創造出來的,一般來說,工藝設計的重點還包括如下:

1. 工藝設計者應具備的知識、技能:手藝技能、工學知識、美術修養、機械使用、材料特性、體認社會人文與大眾心理、掌握時代精神與民族地域特性。

2. 了解工藝設計的步驟:意匠-構想、圖示-發展、籌劃-組織、製作-成型。

3. 考慮工藝的要素:機能-實用、美觀、象徵(工藝性質與使用對象之分析)

4. 生產計劃:生產的環境、方式工具、技術與裝飾方法等

 

以文化符碼三層次的理論架構來進行分析,可發現當代工藝設計的特質包括三大層面:

1. 技術層次特質:工藝應發揮巧妙技藝,並配合天時氣候、自然風土及材料美感來製作。並將外形、功能、審美、創新、文化、經濟、技術等因素作適當的策

畫。這些較注重「形式」上的特徵。

2. 意義層次特質:現代工藝設計應要考慮作品的象徵、語彙、語句、語法所組成的符碼意義,例如明喻、隱喻、轉喻、反諷、戲謔等特殊意義、情感的表達溝

通特質;以及工藝品帶給使用對象何種地位象徵。這些較注重「意義」上的表

達。

3策略層次特質:因應當代社會人文、大眾心理、時代精神與民族地域特性等市

場需求來選擇適當的策略,以適應生存、確定風格、建構論述、說服他人及拓

展市場。傳統地方產業的策略是發展本土地方文化特色、以觀光產業為重心的

生活工藝品;傳統匠師的策略是因應產業結構變化與文化政策補助而轉型為藝

術創作。這些策略均依順「市場」的選擇,是當作藝術品、文化商品還是生活

用品?不同的市場選擇,有不同的策略考量,是要符合大眾市場的生活美學,

還是接受藝術文化補助政策的藝術美學

 

國家政策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定義,,經由此文將公共政策解釋為:「政府為確保社會朝政治系統所確定的方向發展,通過選擇作為或不作為相關活動的途徑,利用公共資源達到解決或緩和某種問題,或激發某種趨勢,藉以平衡、協調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動。」

本項定義包括下列數項要點:

1. 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機關所制定。

2. 制定公共政策是為了解決或緩和某種問題,或激發某種趨勢,藉以、平衡、協

調利益目的。

3. 公共政策包括政府決定的作為與不作為活動。

4. 政府以各種活動表示公共政策的內涵。例如法律、行政命令、規章、方案、計畫、細則、服務、競賽等活動

 

市場機制的政策

利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包括:

47

1)市場自由化:解除管制、民營化、合法化,以使市場自由化。

2)市場促進化:採取分配既存財貨、創造市場可能的財富。

3)市場活潑化。

誘因的政策(incentives

利用課稅和補助的誘因,導引標的群體的行為。例如:

1)供給面課稅:關稅、污染排放稅。

2)需求面課稅:如貨物稅。

3)供給面補助:如配合補助、稅式支出。

4)需求面補助:如生產補助、購物補助。

3. 管制的政策(rule

以建立法規來限制規範標的群體的行為。包括:

1)體制法規:例如民法、刑法。

2)管制法規:例如價格管制、數量管制、服務品質管制。

4. 非市場供給政策(nonmarket supply

政府對標的群體供給財貨或勞務,包括:

1)直接供給。

2)另外建立獨立機構來提供服務,如公營事業公司。

3)簽約委外,包括直接委外、間接委外。

保險與救濟的政策(insurance and cushions

政府對於標的群體予以保險或救助,包括:

1)保險:如強制第三人責任保險和補助保險。

2)救助:如安全存糧制度以未雨綢繆;政策調節對不利者予以補償救助。

3)現金補助:如失業勞工補助、老人津貼、農民補助

 

  而國家的「公共政策」原本包括國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環保、設

計、衛生、福利等等各面向的全國性公共政策,但範圍過於廣泛,本研究所關

注之「國家政策」僅為與工藝較為相關的重大全國性公共政策,包括配合重大政

策所擬定的相關行政計畫與活動,而且是與工藝產業市場機制息息相關的。

 

政治與政策實施

政治(Politics)一詞出自於希臘文的「城邦」(Polis),因為古希臘人過城邦

生活,所以亞里斯多德說:「人是政治的動物。」但至今「政治」還缺乏一個精確、共同認定的定義,然而為了獲得政治的知識,或者為了加強政治知識的增長、累積,仍必需將「政治」予以較明確的定義。

1. 政治是國家的活動:早期學者J. W. Garner 說:「國家現象,即構成政治學確實的主題。簡言之,政治學從頭到尾就是研究國家的科學。」國家的活動,舉凡

在內部的統治活動,以及對外的國際活動均屬之。此一定義最大的弱點在於未

能涵蓋非國家的活動,諸如國際關係、革命等非常態政治活動,即被排除在外。

 

2. 政治即權力、權威:H. D. Lasswell & A. Kaplan 在「權力與社會」書中,界定政

治為「政治行動乃是某人完成權力效果的事。」此種以權力定義政治,使人們

覺得政治學的範圍過於廣泛,社會團體內的關係都可視為政治。

 

3. 政治為衝突的管理:M. R. Amstutz 認為,政治乃是「在社會裡,於衝突利益中發展出和諧政策的行動或活動;涉及管理國家之內的社會衝突之努力。」這種

定義重現對政治最顯著的特徵-衝突(Conflict)。然而政治中與衝突相對的「整

合」現象,不免就被排除於研究對象之外。

 

政治為權威性的價值分配:政治學大師David Easton 提出目前流傳最廣、使用

最多的一個定義。他認為政治系統是「替社會做權威性的價值分配」(the

authoritative allocation of values for a society)。此定義能夠涵蓋對非國家的政治系統加以探討,對政府以外的利益團體、政黨、輿論界等活動,也不加以忽視。

 

5. 政治即公共政策的決定:Austin Ranney 在「政治學」(Governing)中說:「政治是制定政府政策的過程。」當代政治的研究重心移向對公共政策過程的分析與

解釋。

 

故歸納上述各家對政治的定義,並增加本研究之觀點,將政治之活動行為與

目的描述為:「政治是因應國家形勢資源,正視社會民眾問題,制定及完成公共政策,對有價值事務的公共分配作權力的執行,可解決國家社會的衝突,為國民謀求生計與福利

全球的形勢:全球暖化及環境污染問題,造成氣候驟變、海水上漲,最嚴重可

能使物種滅絕、地球毀滅。未雨綢繆之百年大計,應開始國際合作著手設計人

類於海底生存之空間、或高空網路居住空間,甚至移民外星球之可能性;最低

限度則或可由國際組織運用政治力量規範國家的廢氣排放量等,以提升都市設

計綠化比例、汽車等交通工具設計改使用低污染能源類型。

2. 國際的形勢:第一,交通工具的進步與電腦網路的科技已形成無疆域的地球村

年代,國際交流越趨頻繁,故國際通用規格標準設計(或設計主導權的爭奪)

僅涉及相容性與便利性,更重要的問題是該遵循何國的標準,關係到國家的政

治國力、經濟市場的角力競爭。第二,國際貧富差距過大,基於人道立場應如

何運用政治力量來協助改善第三世界國家的生活環境設計。第三,如何利用爭

取世界知名的活動或企業(如奧運會、花博、迪斯奈樂園),來達到用政治行

為實踐設計的效果與影響,例如舉辦過奧運的城市其前後差異為何。

3. 全國的形勢:一般來說,國家農工商產業、都市設計規劃與公共環境設計等均為國家性設計政治領域問題。

4. 地方的形勢:地方社區如欲獲得政治資源,也必需評估國家當前政策,例社區

總體營造政策、文化創意產業政策,都相當重視地方文化特色,故可突顯地方

特色文化的重要性與設計成果,爭取地方文化館或創意園區之成立。原社區總

體營造政策目的在凝聚人心與改造人心,但反過來卻可因應政策來改善社區環

境的美化,提升地方的特色產業設計水準。

5. 企業的形勢:國父孫中山先生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以企業來類比國家,就是設計公司與員工的管理、公司的策略與制度的建立,以及執行分配的情形。但企業除了內部的管理外,更需了解外部的競爭與資源,以合縱連橫。

6. 個人的形勢:設計者在面對上級或客戶時,如何運用政治的手腕讓設計案能獲得賞識,或提升自己的專業、學歷、地位等以掌握權力。

 

好政策需有好的執行與分配,並使最大比例之民眾受惠,才是良好的政治結

果。學者對政策執行歸納出三種情形

1. 上下階層的控制過程-政策與執行是相互獨立、上下從屬的關係,上階層者為

負責設計決策,下階層者為負責貫徹政策的執行者。

2. 上下階層的互動過程-上級所訂定的、要求下屬必須執行的政策標準,只是對於執行者的一種忠告,不具任何的規範性與影響力;基層的執行者才足以決定

政策目標是否能夠被實現。

3. 政策執行的演進觀點──承認政策與行動的連續性,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是交互行動、相互議價的過程。

 

  但以我國政府單位而言,由於政策是無任期保證的政務官所制定,實際執行

者是鐵飯碗的事務官及基層公務員,所以政策的貫徹服從度不高,或政策執行未

果即已更換上級的政務官。故如何提升政府體系執行績效,是實際難解之題。

參考傅柯權力理論五大內涵,即可解釋為何權力運作為影響其他六大階段層

面之政治途徑與內涵:

1. 權力無所不在。

2. 主體在權力/知識的運作中建構而成。

3. 權力具有生產性質,權力產生知識。

4. 有權力就有反抗,權力是一種力量的對抗關係。

5. 社會現象係權力的運作。

  從藝術史中也可得知,藝術歷經神權、君權到人權三大時期,其創作對象歷

程則從神佛到帝王到平民百姓,除印證權力具有生產性質,也說明有權力就有反

抗,權力是一種力量的對抗關係。

  但國家政策不應是盲目為政治權貴服務,而是應運用政治權力的作用,以實

施政策來為公眾謀福利。所以國家政策正確性與否,不在於是否符合在上位掌權

者的喜好,而是需經過廣大民意市場的考驗,才能真正決定政策實施之成敗。因

為在民主時代,廣泛的群眾才是真正握有實權(選票)之人。

 

臺灣工藝發展歷史分期

 

  本研究所指國家並非指單一國家,而是包括臺灣歷史上不同的統治主體,例

如荷蘭、明末鄭成功、清朝、日本、中華民國等,只要對臺灣工藝發展有影響的

國家統治,原均為研究範圍內,故研究歷史分期方式則以不同統治主體或不同政

治形態為主要分割依據,分為:臺灣早期原住民工藝(1622 年前)、荷蘭與鄭成功時期(1622-1683)、清朝時期(1683-1895)、日據時期(1895-1945)、臺灣光復後時期(1945-1987)、解嚴自由化時期(1987-2000)、政黨輪替時期(2000-2012)等七大時期分別初步探討如下:臺灣早期原住民時期(1622 年前)1171 年中國宋代雖將澎湖群島納入晉江縣,但臺灣卻始終未納入中國版圖治理,也未曾有大量漢人移居,所以本時期臺灣主要政治實體,仍為臺灣原住民自己。其工藝裝飾表現,主要在傳遞傳統信仰或族人的傳說及祈願心理,工藝發展與其生活、生產方式與宗教信仰有密切關聯,但卻非國家政策所推動發展。

2. 鄭氏與荷蘭時期(1622-1683)

明末鄭芝龍以臺灣為其海盜據點,而後1624 年荷蘭人佔據臺灣長達37 年,

但以奪取資源及貿易為主,對臺灣工藝發展影響甚微。1661 年鄭氏來臺建立東寧王國23 年,雖當時內政禮法分明,貿易昌盛繁榮,但一般文獻多認為本時期的工藝發展無大進展,也無國家政策引導臺灣工藝發展。所以本時期將鄭氏與荷蘭時期合併探討。

3. 清朝時期(1683-1895)

清代於1683 年攻克臺灣,但採消極治理臺灣,甚至頒布渡海禁令。1760 年清

朝解禁移民臺灣,大陸移民才開始擴張,以及隨移民和貿易而來的建築與工藝品

才影響臺灣工藝發展。所以本時期除解禁政策外,並無國家政策進行工藝推廣,

但卻能因應移民生活產業需求自行發展。

4. 日據時期(1895-1945)

日據時期主要在臺實施同化政策、皇民化政策,閩粵文化受到壓抑,使臺灣

工藝逐漸退去中國化的風格,而改以日本化工藝品或臺灣原住民風格的工藝品為

主。另外實施殖民經濟政策、並設立工藝傳習所與產銷合作社等,以剝奪臺灣工

藝經濟效益,供應日本本土需求,這些國家政策都對臺灣工藝產業產生相當大的

影響。

5. 臺灣光復後時期(1945-1987)

臺灣光復後,政府實施多年經濟建設計畫,先以手工業外銷為主力政策推展

經濟,後頒布「獎勵投資條例」活化資本,省政府頒布「臺灣省手工業輔導辦法」,

又繼續擴大實施小康計畫─客廳即工場,讓臺灣家家戶戶都在從事手工業,但產

品則為符合外銷國的風格取向,故對臺灣工藝影響可說非常巨大。另一方面,中

華文化復興運動也讓臺灣工藝漸去除日本化的影響,讓臺灣工藝又慢慢恢復大中

華的風格。這些都是國家政策所引導的工藝發展結果。

6. 解嚴自由化時期(1987-2000)

解嚴後,因為實施匯率自由化政策,使新臺幣大幅升值,人力成本也高漲,使外銷工藝產業一落千丈,故臺灣工藝產業產生大幅的改變,除了產業外移的影

響外,多數根留臺灣的工藝廠商開始轉型經營,工藝家則開始形成個人工作室,

發展臺灣文化主體的藝術創作。另一方面,解嚴自由化影響多元思潮的開放,再

加上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促成地方工藝文化的重視,所以形成多元的地方工藝產業。7.政黨輪替時期(2000-2012)

政黨輪替後,政府主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讓工藝成為主要的旗艦計畫之一,

也帶動工藝除應建立在臺灣的文化基礎下,也需要考慮如何與創意結合,並形塑

工藝品牌,讓工藝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主力推動項目。

 

影響臺灣工藝發展的國家政策

依據上小節以不同統治主體或不同政治形態為主要分割依據,可將臺灣工藝

發展歷史分為:臺灣早期原住民工藝(1622 年前)、鄭氏與荷蘭時期(1622-1683)、清朝時期(1683-1895)、日據時期(1895-1945)、臺灣光復後時期(1945-1987)、解嚴自由化時期(1987-2000)、政黨輪替時期(2000-2012)等七大時期,故本小節則依據此分期,進行文獻探討以歸納影響臺灣工藝發展的國家政策。

 

臺灣早期原住民時期(1622 年前)

臺灣原住民族群散居全島各地,各有悠久豐富多元的工藝表現,幾乎都是具

有生活實用價值的工藝品,各族間因歷史傳統、宗教信仰或工藝技術的不同,在

工藝上各有獨特的特色與差異,其工藝裝飾表現,主要在傳遞傳統信仰或族人的

傳說及祈願心理,故常見象徵圖案表現,如靠海捕魚的宜蘭葛瑪蘭族群,常用魚

紋木雕圖案;靠山打獵的排灣族群,則多表現鹿、野豬的圖案以祈豐收;並常見

代表祖先崇拜的人像紋、蛇紋等。

 

鄭氏與荷蘭時期(1622-1683 )

明末海盜顏思齊、鄭芝龍等均以臺灣為其據點,而1600 年初荷蘭人兩次侵澎均被明朝擊退,當時福建巡撫南居益要求荷蘭轉據臺灣,才能與中國進行貿易。1624 年荷蘭人來臺後於安平建設熱蘭遮城,後又於臺南建築赤崁樓,引進農耕,

與中國、日本等國貿易,甚至頒布律法,約束駐地的生活與交易。荷蘭人佔據安

平、臺南一帶雖長達37 年,但主要目的著眼於跟平埔族人交易,獲取蔗糖、鹿皮、稻米等熱帶物質,對農耕技術與用具的開發稍有貢獻,但對臺灣主體社會的生活工藝文化影響甚微

 

清朝時期(1683-1895 )

清代於1683 (康熙二十二年)遣鄭氏降將施琅率大軍六萬、戰船六百艘攻克

臺灣(中國史p372),雖設臺灣府,但採消極治理臺灣,甚至為防止來臺人數過多,

而頒布海上禁令,不准攜帶女眷來臺。1760 (乾隆二十五年)清朝解禁移民臺灣,墾殖面積才開始擴張,移民開始大興土木發展城市聚落,各種工藝也漸興起。因地緣關係,大陸移民多來自福建及廣東,故臺灣移民社會的文化發展,幾乎完全移殖自閩粵,臺灣工藝的主要發展特色,除了原住民工藝外,即是利用臺灣原生材如木、籐、竹、藺草、皮革、骨角等而生產製造的生活實用工藝,例如臺南的皮箱、大甲的藺草蓆、雲錦綢緞等,以及隨移民和貿易而來的閩粵工藝。大陸閩粵移民為滿足自身祈福與思鄉心理需求,而特別重視廟宇興建,且其建築極盡奢華裝飾外,亦均模仿家鄉廟宇形制,故大量延聘內地建廟工藝匠師來臺建築。這些長期來臺的匠師,部分定居臺灣傳授臺籍弟子助手,使閩粵建築相關工藝技術亦因此能逐漸於臺灣生根,此外,與宗教祭祀活動相關的製香、紙錢、紮燈、香爐、燭臺、神龕神像雕刻、刺繡等特別的興盛,直到目前為止仍是臺灣重要的傳統工藝產業

 

日據時期(1895-1945 )

1895 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日本,至1945 年第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臺灣在日本治理下共計50 年。軍國主義時代的日本不只想要永遠佔有臺灣,並有計畫地做長期的經營和移民。它們派出大批的學者來臺調查研究自然環境和資源,以為經營事業的藍本,並強制實施皇民化教育,強迫原住民更改姓氏、習俗和遷村,又積極在臺設校培育各類工藝生產人才,製

造日式用品,無論住屋、家具、木器、雕刻、竹細工、草編帽蓆、陶器、漆器、

金銀鐵工等,均有投入與發展,對臺灣主體住民社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在日本政府對臺的殖民經濟工業振興策略中,包含相當多與工藝相關的措

施,如臺灣工藝產業調查,加強纖維工業、漆工業、皮革工業的振興,或開發臺

灣婦女勞動力的手工藝推展,及設立工藝研習所以傳習日本工藝技術,並輔導成

立各類工藝產業的協同組合引進日本產銷制度,積極開發臺灣工藝產業之外銷市

場,而建立了臺灣工藝產業化經營的基礎

當時臺灣全島從事產業工藝之製作者,數達二十餘萬人,每年外銷所得達三

百萬美元,僅次於糖、米、茶葉、香蕉及鳳梨等農產品)。故日據時期的殖民經濟政策,以及同化、皇民化臺灣的施政,確實對臺灣工藝的產業化與現代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故本時期的「殖民經濟政策」是一般學者眾所公認的影響臺灣工藝發展的國家政策之一

 

臺灣光復時期(1945-1987 )

1945 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於1949 年播遷來臺,從大陸撤退湧進一百多萬

軍民,為輔導國民就業、增加國民所得、充裕國庫、安定社會,乃以手工業為光

復初期政府積極輔導推廣之產業,以外銷賺取外匯為目的而發展。

1951 年,政府聘顏水龍為顧問調查全省各地手工業、規劃復興方案、舉辦手

工藝講習會。1954 年於南投縣草屯鎮成立「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工藝所前身),

招收各縣市青年,由專家擔任訓練工作,訓練大量技術人才。在省建設廳積極的

手工業技術訓練措施下,手工業逐漸推展到全臺各農村,至 1961 年,熟悉手工業技術者已達三十萬人。

同時期,1956 年在美援計畫與聯合國的資助下,成立「財團法人臺灣手工業

推廣中心」,主要業務推動工作有:一、在臺北陳列展售臺灣手工藝品;二、成立手工業實驗工廠,利用省產物料,參照我國傳統風格設計各類工藝品,再交由各手工藝訓練班仿製,藉以培養技術人員開發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設計能力;三、協助業者設計改良產品,每年設計新型樣品百餘種,國外試銷成績優者,即

發交廠商依照規格仿製;四為遴選優良手工藝產品,至國外參加國際商展,以推

廣宣傳臺灣之手工藝,而達拓展外銷、開闢國外市場的目的。如此,1950 年代後期,外銷手工業產業逐漸成為當時臺灣工藝的主要面貌,之後,隨著外銷工藝市場的擴展,產銷體制更趨專業分工,並開始有同類工藝產業區域性結集發展的地方工藝產業形成。

1970 年代,臺灣省政府持續手工業推廣,推行小康計畫─客廳即工場,於1972

年頒布「臺灣省手工業輔導辦法」,為訂定相關工藝法規之始,1973 年將「南投縣工藝研習所」改制為「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以協助業者研發、改進品質、增進外銷競爭力。並於1977 年開始每年舉辦「手工業產品評審會」,獎展示表揚優良新產品,或參加國際商展,以協助推廣及促進產銷。1977 年政府宣布十二項建設加入文化建設項目,主要內容是興建全臺各縣市文化中心及地方專題工藝博物館,於1980 年代陸續完成,形成本土化、地方化、多元化的工藝發展萌芽。1981 年正式成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全面性國家文化政策,工藝方面影響是重視工藝的文化藝術推廣,促進工藝的生活化、傳統與現代工藝的結合。1982 年文化資產保存法頒布,傳統工藝正式列國家文化資產;1992 年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也正式頒布,使傳統工藝得以傳承與宣揚。所以本時期影響臺灣工藝發展的重要國家政策,包括:手工業政策、美援計畫、外銷政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小康計畫客廳即工場、文化建設、文建會成立、文資法頒布等。

國家文化政策,工藝方面影響是重視工藝的文化藝術推廣,促進工藝的生活化、

傳統與現代工藝的結合。1982 年文化資產保存法頒布,傳統工藝正式列國家文化資產;1992 年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也正式頒布,使傳統工藝得以傳承與宣揚。

所以本時期影響臺灣工藝發展的重要國家政策,包括:手工業政策、美援計

畫、外銷政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小康計畫客廳即工場、文化建設、文建會

成立、文資法頒布等。

 

解嚴自由化時期(1987-2000)

然而,1987 年政府實施解嚴和匯率自由化政策,臺幣大幅升值,人工成本急

劇升高,又面臨東南亞新興國家及經濟逐漸開放的中國大陸廉價勞力的競爭下,

長期以接受國外委託代工為主,不重視產品設計開發的臺灣外銷工藝產業,逐漸

開始外移、產業規模急劇萎縮。

 

1994 年文建會實施「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整合「人、文、地、景、產」五

大社區發展面向,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

與目標,來作為文化新思維與政策(申學庸、陳其南,2000p35);其中工藝所亦順勢結合「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地方工藝振興,倡導活用地方特色資源,發展地方特色工藝文化產業,也有取代外銷工藝產業沒落的作用。所以歸納本時期影響臺灣工藝發展的重要國家政策,包括:匯率自由化政策、社區總體營造。

政黨輪替時期(2000-2012 )

2002 5 月,行政院為順應全球脈動並重振經濟生機,特推動「挑戰二○○

八: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並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期待藉由結合藝術創作和商業機制,以創造具本土文化特色之產品,藉以增強人民的文化認同與增加產品附加價值。而當時工藝產業亦列為文創產十三項產業項目之一(後來增列至15+1 ),藉由政府推動的力量,臺灣工藝產業產生了再生的契機,除扶導及補助許多地方形塑地方特色工藝,並成為文創的主打產業項目。

政黨輪替後首任的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由陳郁秀擔任,其主要政策即為

推動具臺灣主體性文化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工藝較為相關者之細項內容

包括臺灣紅、國宴餐具、經典窯燒、蘭花花器、苗栗地方陶瓷特色餐具開發、衣

party 等計畫工作,也相當注重行銷的工作。

 

 

國家政策實施影響分析

本章首先依據政治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建立國家政策實施影響的分析架構,

藉以分析上述整理之相關國家政策,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對臺灣工藝發展的

影響與實施影響(或說價值、資源、權力、身分與名望的權威性分配高低),包括經濟政策對工藝產業與市場的影響、教育政策對工藝設計與技術的影響、文化政策對工藝文化與藝術的影響等。

政治經濟學理論分析架構

年鑑學派的史學觀或後結構主義傅柯的史學觀,提醒了政策分析者『結構』

變動的真相,以及政策分析者『結構』變動趨勢的矛盾與『變動的主角在於人的

權力與身份』。所以,就此觀點權力與身份研究論述下可能的國家政策分析概念應注意:權力及權力化身、身份及身份的化身、主體及主體的化身。

在當今政治學主流論述下,其實並不缺乏國家政策分析的框架,而本研究所

提出的分析架構,是立基於文獻探討下所擷取與衍生的見解。由於政治為『價值、

資源、權力、身份、名望的權威性(正當性)分配』,而在民主法治的體制下,權威性接受正當性的必然挑戰』,那麼觀諸既有的人類歷史,當可發現:『可分配之物必有可交換之替代市場,乃至於更有各種不同型態的市場或準市場』。

,國家政策下的工藝發展與工藝政策的分析研判,自然應該帶有經濟政

策、教育政策與文化政策同時為上位政策的考量與觀點。而且,以不同的上位政

策來擬列國家工藝發展政策時,所形成的策略應該也會有所不同。故本節就工藝

發展歷史與工藝發展新生事物,來提出以下國家政策分析時,應考量的三大面向

政策如下:

1. 經濟政策的分析:例如工藝發展著重於『客廳即工廠』的生產效率、技術養成與外銷市場,如今這一經濟政策主導下的生產效率、技術養成與外銷市場諸脈

絡,是否仍有續接與創新轉化的『利基』。

2. 教育政策的分析:例如工藝發展著重於『復興中華文化』的重現傳統工藝技能、工藝的藝師化(即追求藝術家的成就遠勝於追求藝術品的銷售)、乃至大量玄思化的與中華民族傳統工藝接軌。如今這一教育政策主導下的成果與脈絡,是

否仍有接續與創新轉化的『利基』。

3. 文化政策的分析:例如從文建會到文化部,工藝發展由文化政策為主導的年代

根據上述各時期經濟政策的詳細探討與評估分析,可得知不論日據時代、光

復時期、解嚴時期和政黨輪替,都存在政治與經濟的依存關係,甚至可說都是國

家當權執政者決定經濟政策,而經濟政策引導工藝發展

 

教育政策對臺灣工藝的影響

從教育政策的觀點來看,如果不論及沒有文字記載的臺灣原住民教育方式,

臺灣最早的正式教育制度應始自於荷蘭據臺時期的宗教教會教育,之後明末鄭氏

王朝則延續漢人學風,以書院、私塾、科舉為重點;清朝時期將科舉與儒學為教

育主軸,在官學與私學的教育活動則更加熱絡;日據時期在殖民及近代化的統治

方針下,進行風俗習慣、義務教育制度的思想改造,逐步建立臺灣教育體系走向

西方學制的基礎;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至今,則全面發展各階段的教育制度,使教

育成為厚植國力、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

部分政策的影響其實是重疊性的,即可能包含經濟、教育與文化的多重影響,例如同化政策與皇民化政策同樣具有教育與文化的雙重影響,而社區總體營造、文化產業化則帶有經濟與文化的雙重作用,近年來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更是橫跨經濟、教育與文化的三重影響。所以若不論三大方向政策差異,則可歸納國家政策對臺灣工藝發展的影響如下:

日據殖民經濟政策:為達經濟剝削與利益,不著重於本省材料之開發利用,造

成臺灣工藝沒有得到良好發展;但在臺灣進行的工藝傳承與開發外銷市場,也

為臺灣工藝產業化奠立基礎。

2. 日據教育三軌制:多數臺灣人沒有機會升學,僅能進實業教育學校,包括工藝類科。使許多優秀人才也只能進入工藝學習的領域,但偏重技術而缺乏設計創

意方面的理論基礎。

3. 日據同化、皇民化政策與理蕃政策:使臺灣工藝文化逐漸去中國化而日本化,

原住民文化習俗也逐漸喪失,工藝技術部分消失。

4. 臺灣光復後的推廣手工業政策與美援計畫:成立工藝專責單位,包括南投縣工藝研究班、「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訓練工藝人才,輔導就業並加強手工藝品

外銷以爭取外匯。在生產上更趨專業分工,並開始形成地方特色工藝產業。

5.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對抗文化大革命,宣揚傳承保護中華文化,也回歸大中華工藝風格。

6. 小康計畫、客廳即工場政策:鼓勵家家戶戶做手工業。並成立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加強研究開發與改進品質、增進外銷競爭力,成為臺灣外銷手工藝產業

的鼎盛時期。但以今日角度視之,當代已不再適合此種勞力密集的技術工作,

而是應朝向品牌設計與文化創意發展的工藝產業。

7.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提出全面性國家文化政策,工藝方面影響是重視工藝的文化藝術推廣,促進精緻文化與常民文化的融合、現代與傳統工藝結

合。後續文建會改制升格為文化部,更統一了文化事權,更能發揮文化政策的

整體規劃與施行文化資產保存法頒布:傳統工藝正式列國家文化資產,由中央政府進行保存、維護、傳承、創新與宣揚傳統工藝。

9. 文化均富政策:重視區域文化均衡發展,舉辦許多工藝類文藝季活動以擴大民眾參與。

10. 鼓勵文藝創作政策與法規:如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舉辦傳

統工藝競賽、國家工藝獎等,均也促進藝術文化創作的風氣。

11. 正式工藝教育體制:所培育之人才多成為藝術家,而非工藝家。課程內容偏向

西方美術教育,較缺少臺灣工藝材料與技術的教育。後期已漸有此類之大學與

相關科系出現,也開始培育真正的工藝家而非藝術家。

12. 非正式工藝教育體制:主要由工藝中心的前身(工藝研究班、研習所、手工所、

工藝所)進行,歷年來培育出數十萬的工藝人才。但較缺乏因應當代社會環境所

需配合的工藝設計理論教育。

13. 匯率自由化:造成臺幣升值、人力成本提高,手工業產品出口成長趨緩。

14. 社區總體營造、文化產業化政策:社區自主意識提升,地方文化成為主流議題,

使地方工藝產業成為地方社區改造的媒介與方法,加強地方工藝文化的傳承、

發掘與創造,並落實工藝生活化、生活工藝化。

15. 加入 WTO 經濟政策:臺灣加入世界貿易協定組織,造成國內產業受到國際化貿易衝擊,也再促成智慧財產權的重視。

16. 921 工藝扶植計畫:因應921 大地震災區民眾的特殊重建輔導計畫,也促成新地方工藝產業的開發。

17. 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初期以臺灣主體性文化發展臺灣工藝產業,重視文化與創意的結合發展,促進文化與經濟發展,也使教育配合文創政策發展,促成國立

藝術大學的成立。後期不再去中國化,但仍未掌握中華元素在國際市場認同的

文化財,使文創發展卻頗為有限,無法爭奪全球消費市場。

18. 臺灣生活工藝運動:重視工藝精神及重建工作倫理,並視為文創產成功的關

鍵。並因此提升工藝匠師的社會地位與工藝教育的重要性。

19. 建構工藝設計論述:建立工藝時尚、綠工藝、自慢活、熟年工藝、輕工藝等工藝設計論述,重視工藝的精神價值,並從設計的角度來實踐。但卻較忽視傳統

工藝設計與新設計理念。

此研究統整上述對臺灣工藝發展可思考的當代整體國家政策、經濟政策、教

育政策與文化政策面向後,最後除歸納相關重點外,並以世界未來趨勢而論,拋

磚引玉提出未來臺灣工藝發展須注意的問題如下:1. 在整體政策上:除了應確立臺灣工藝文化之定位、設立工藝研究院及博物館、

健全工藝產業環境、以法制保護發展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外。應更有廣泛大膽

的擴大思考,將工藝政策併同科技政策、環保政策、社會衛生福利政策,甚至

國防政策整體思考,因為工藝其實就是古代的科技發展、工藝是最符合環保的

產業內涵、從事工藝培訓有助於社會弱勢族群照護,工藝甚至可做為軍需品與

國防武器。

2. 在經濟政策上:經濟政策的走向一直是影響臺灣工藝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在這一波強調以文化創意促成設計新興產業的呼聲中,政府有關單位應特別重視臺

灣多元文化工藝所展現的產業經濟價值。所以本文建議應以文化設計創造工藝

品價值,並改變宣傳行銷模式、形塑國家工藝品牌與保護智財權,才能爭奪國

際市場。但未來國家應邁向什麼新的工藝經濟政策?本研究提出工藝政策應納

入工業思維,而工業政策也應邁向工藝化,才能有助於經濟產業發展;另外需

注意的是網路經濟、綠色經濟、全球化經濟的影響,藉以因應制定新政策。

3. 在教育政策上:人是一切政策能得落實的基礎,臺灣工藝的發展仍有賴兩方面優質人力的養成:一是優秀的工藝設計創作人才,二是高水準的鑑賞與消費族

群。前者必須建立在工藝專業人才的教育訓練,後者則必須依靠博雅的藝術人文課程,這些政府均已長久進行中。而當前臺灣最缺乏的,就是應針對當代世

界潮流或社會需求狀況,提倡因應之道的工藝設計理念教育;例如以永續設計

與人際互動設計來實踐節能環保與改善人際疏離的情況。未來則需注意3D

印技術的發展,或許有一天將無須雕塑工藝家,以3D 電腦設計即可列印出任

何型態與材質的工藝品,這將徹底改變工藝設計的教育,會改變為以3D 設計

為主。就像手繪建築透視及手寫POP 廣告字體都已近消失。

4. 在文化政策上:強化文化資產保存、促進工藝文化交流、培育工藝文化人才、

獎助工藝文化發展,這些都是政府推動工藝政策不可偏廢的重要議題,不過當

前文化政策的核心仍應該根基於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在臺灣本體文化的大架構

之下,原住民文化、中華文化、日本文化以及西方文化既融合又並存,早已成

為臺灣社會發展最大的特色,應該完整定位臺灣工藝文化而不偏廢一方。但目

前臺灣最容易引起意識形態作用的,便是中華傳統工藝文化元素,其實就地緣

與血緣而論,與臺灣相近的華南傳統裝飾工藝應更加重視,而運用傳統圖像六

合設計法則,是可達到本目的作用的途徑之一。未來則須注意正統中華文化的式微,例如正體中文,在中國大陸的強勢經濟影響下,不僅全球均興起學習簡

體字的風潮,連臺灣也越來越多簡體書與簡體文相關資料,能肩負起正體中文

的傳承,只有臺灣能做得到,且或許能從傳統工藝圖像方面著手,例如彩繪的

敘事繪畫、傳統工藝六合設計

 

論文的研究方法

該論文利用在史學研究方法論上,主要綜合擷取實證史學學派、法國年鑑歷史學派傅柯史學觀等史學研究方法的部份精華,包括:據事直書、總體歷史與權力探究等三項重點, 在研究工具上,本文主要選擇問卷調查及訪談法等研究工具整合運用:先根據相關文獻報告的回顧來設計問卷,再運用暱名性團體討論技術來收集成員的觀點與意見,輔以專家學者的深度訪談來補充相關資料

 

該論文特點

   將工藝分成三個面向的分析方式,利用實證史學學派、法國年鑑歷史學派、傅柯史學觀等史學研究方法,包括:據事直書、總體歷史與權力探究等三項重點,以及問卷調查現實情況中的現象,將政策至工藝相互影響之因素做分析

 

論文優點:

 

以據事直書:客觀與史料,以致史學被簡約為史學方法論,蘭克認爲,史學家的任務是據事直書,不偏不倚,如實客觀,必須首先對史料進行批判檢驗,去僞存真,由此重現歷史,由此歷史學即可入科學客觀不是指撰寫歷史時不加裁斷與解釋

總體歷史:也將歷史探究的視野,從不同統治者的角度,延伸至工藝界專家學者

報章媒體、政府基層員工等常民的感受經驗,而非僅限於官方資料。

 

權力部分:將權力運作可影響之層面一一列出,由政策法源,執行組織,執行分配,評估批判,形勢判斷,規劃政策以上述歸納的六大內容與權力作用,以實際設計議題及案例來說明。

 

結論:將每一時期所對應的政權與社會產業做連結,清楚說明政策的決策與社會中的經濟發展相互影響,以及清楚列出影響台灣公益興盛與衰退的國家政策和目前缺乏甚麼會影響台灣工藝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99112101 的頭像
    s99112101

    s99112101的部落格

    s99112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